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未來的6G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世界呢?
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5G應用與6G愿景”論壇上,愛立信中國首席技術官彭俊江表示,6G將成為連接虛擬和現實世界的橋梁,6G將引領人類進入“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統一體”。
連接虛擬和現實世界的橋梁
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規模部署和應用,5G逐漸實現了從連接人到連接物的跨越,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使能技術,也印證了人們從未停止對更高性能的移動通信能力和更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按照移動通信產業“使用一代、建設一代、研發一代”的發展節奏,當前6G的研發和探討已經在路上。
彭俊江對于未來的6G時代進行了暢想:6G將引領我們進入“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統一體”。在由知覺、行為和體驗組成的物理世界和可編程的數字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其中,網絡提供智能和無限的連通性,實現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間的完全同步;嵌入到物理世界中的大量傳感器實時發送數據以更新數字世界呈現方式;真實物理世界中的執行機構執行數字世界的智能體發出的命令。這樣,我們就可以追溯和分析過去的事件、實時觀察并采取行動,并模擬、預測和編程未來操作。
與元宇宙(虛擬化身進行交互的VR/AR世界)相比,彭俊江認為“虛擬和現實世界的統一體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更緊密;數字對象被映射到以數字化方式呈現的物理對象上,使它們可以通過‘融合現實’的方式無縫地共存并增強現實世界。”
網絡演進三步走,6G為創新提供更廣闊平臺
面向未來,5G的下一波演進將使所有類型的企業受益于增強的移動性、靈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彭俊江指出,對于未來十年的網絡演進,愛立信遵循了基礎、探索、預研三步走的原則:第一步,以現網產品為基礎,提供解決現網及近期問題的方案,同時為未來打下基礎;第二步,積極探索技術與網絡演進,在實現標準化和互操作性的同時,不斷探索戰略技術領域,拓展新業務、新場景的支持,提升網絡智能化水平,降低網絡能耗;第三步,推動合作研究,以激勵和策劃長期技術發展。
為了實現6G無縫連接虛擬和現實世界的目標,愛立信梳理出四個重要的技術方向:可適應的無限制連接、統一的網絡計算結構、完整的可信賴系統、聯合認知網絡。
根據愛立信此前的預計,6G的需求將在2024年提出,按照3GPP一貫秉持的全球統一標準,預計2028年以后將會形成一個完整的6G標準,并在2030年走向商用。
“6G為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最適合成為社會的信息支柱,6G的關鍵是打造數字化可編程的物理世界、內嵌的先進網絡能力、有保障的性能與完整性、開放的技術與業務接口,以及智能化、可持續發展、聯結世界的創新平臺。”彭俊江表示,5G和6G支持的數字基礎設施將在實現虛擬與現實融合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網絡中嵌入的先進功能(如全實時空間映射和上下文感知用戶數據)將是下一波數字化轉型的基礎。
6G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未來虛擬世界的一個橋梁,彭俊江表示,為了實現這個橋梁,我們需要打造更加開放的產業生態。今年是愛立信在中國的第130周年,愛立信也希望在未來的網絡發展中繼續扮演好“橋梁”的角色,與新老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實現這一目標。(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