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人民網北京6月9日電 (韋衍行)商務印書館6月十大好書近日發布,《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有聲的中國——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十三經漢魏古注叢書”、《乘冰越洋:一場偉大的極地科考》、《那些動物教我的事:一位自然觀察者的博物學札記》、《現代財稅體制理論大綱》、《什么是好大學?》、《現代科學的誕生》、《憲法古今概念史》、《昔日的世界:地質學家眼中的美洲大陸》入選。
作為商務印書館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合作40余年的重要品牌成果,《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于本月正式上市,APP 同步上線。本次推出的最新版本第10版,收錄單詞、短語、義項228000個,例證近110000條。相比第9版,新增新詞和義項1000余個,牛津3000詞匯表全面修訂,牛津5000詞匯表和牛津短語學術詞匯表全新推出,并將A1—C1各CEFR等級標注于核心單詞、義項和搭配。
人文史研究方面,本月推出陳平原教授新近力作《有聲的中國——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作為“傳播文明三利器”之一,演說在晚清的興起令人矚目。通過鉤稽“演說”的變化,兼及閱讀(文字)、傾聽(聲音)與觀看(圖像)三種觸摸歷史的路徑,呈現出一個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現代中國,也借以透視整個時代的政治與文化氛圍,可以說是一次特殊的探索。
本月推出的“十三經漢魏古注叢書”,就是一套經過專業學者多年精心整理的儒家經典古注本,包括《周易注》《尚書傳》《毛詩箋》《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合編本)》《春秋公羊經傳解詁》《春秋谷梁傳集解》《孝經注》《論語集解》《孟子章句》《爾雅注》13種。叢書選目以《四部叢刊》所收漢魏古注為基礎,輔以其他宋元善本。為了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慣,這套叢書改直排為橫排,但為保持古籍的原貌而用繁體字,并嚴格遵循古籍整理的規范,能夠幫助讀者解決白文本太略、注疏本太繁的困擾,提供一個詳略得當的讀本。
本月的科普博物類好書品種十分豐富。“地平線系列”中的《乘冰越洋:一場偉大的極地科考》講述了一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自然感悟”和“自然文庫”叢書雙雙上新。《那些動物教我的事:一位自然觀察者的博物學札記》是資深自然觀察者張瑜以長達30年的積累寫就的博物學札記。普利策獲獎圖書《昔日的世界——地質學家眼中的美洲大陸》記錄了一次跨越20年的旅行,作者跟隨地質學家的視角,從巖石中解讀出北美大陸在幾億年前甚至幾十億年前的昔日世界。
正值高考期間,商務印書館推出的教育類新書《什么是好大學?》,為廣大考生、家長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對于高等教育發展的深入思考和考察。該書是作者對多年實踐經驗、研究成果和新近思考的系統整理,力圖解答人們心中對于好大學的困惑和疑慮。
(責編:王震、呂騫)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