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撫州古稱臨川,地處鄱陽湖平原與武夷山脈之間,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素有“才子之鄉”的美譽。
10年前,一次偶然的機遇,我從一個縣城調到撫州市機關工作。漸漸地,我喜歡上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印象最深的,是撫州人自豪地喊出的那句“撫州,一個有夢有戲的地方!”原來,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就出生在撫州的臨川。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是兩位同時代的東西方戲劇大師,兩人同在1616年逝世,又在2000年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百位歷史文化名人。自2016年以來,撫州市連續多年舉辦湯顯祖戲劇節暨國際戲劇交流月活動,開展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撫州市文化設施亦隨之完善。我不僅見證了湯顯祖大劇院、湯顯祖紀念館的煥然一新,還參與了湯顯祖戲劇文化走進校園、走進地方教材的相關工作。
在臨川老城,文昌里歷史文化街區作為撫州的“歷史檔案館”和“老城博物館”,積淀了千年臨川的歷史滄桑和文化。這里是湯顯祖出生地,也是全市最大的棚戶區。當地政府通過棚戶區改造,在保留原有歷史文化建筑風情的基礎上,打造《尋夢牡丹亭》實景演出地、中國戲劇博物館、萬壽宮古戲臺等文化載體。
記得有一天傍晚,我與愛人、女兒在文昌里竹椅街游玩,路過一家篾編店,女兒眼尖,一下子看到里面擺放著幾把竹椅子,提醒我說奶奶喜歡坐竹椅子,我便買了大小兩把,送給90多歲的老娘。篾編店中堂里,還掛著“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的牌匾。我們一路走過,時而駐足街頭戲劇表演、南豐儺面具展示,時而體驗科技換裝、中醫熱敏灸、動漫真人秀,一家人都為撫州文化豐富的轉化而驚嘆。文昌里明清街區還入選了2021年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成為撫州市的文化旅游金名片。
走進城南占地千畝的名人雕塑園,園內66位古今名人雕塑,讓我領略到撫州文化的深厚底蘊。撫州歷史上涌現了晏殊、王安石、曾鞏、陸九淵、湯顯祖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并且留下豐富而珍貴的文化遺產。城西南借湯顯祖、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同年逝世的機緣而打造的“三翁”花園,園內水的靈動、林的藝術,還有橋的雅致、亭的風情,展現出一幅精致的水墨江南畫卷。
“清波蕩漾拂人醉,一城人家半城碧。”撫州不僅有蜿蜒的撫河穿城而過,秀美的鳳崗河依城而繞,更有許多大小湖泊點綴其間。就說那城西北的夢湖,本是城郊的一片低洼易澇之地,依托湯顯祖《臨川四夢》文化元素,開挖成為夢湖以后,上接鳳崗河,下通撫河,冬去春來風清水碧、鳥語花香,居民漫步其中,好似行走在一個生態花園。
城東的汝水森林公園位于撫河之濱,源源不斷的撫河水滋潤了那片茂盛的園林。撫河岸邊綿延幾十里的綠化帶,是天然的“綠色走廊”,中心城區環城綠道超過100公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8.2平方米,滿足了市民親近自然、游憩健身的需要。
我與這座城的情緣,還有不少來自詩歌。在城區東邊,隔撫河相望的靈谷峰,海拔雖只有300多米,卻久負盛名。此山因謝靈運在劉宋時擔任臨川內史期間常來游覽,并造有10處景點而著稱,又因王安石曾經在山上讀書3年而聞名。2021年,撫州被中國詩歌學會授予“中國詩歌之城”榮譽稱號。來到撫州以后,我發現這里有人數眾多的詩歌創作群體,我與他們一起勤奮耕耘,吟唱新時代的輝煌。
這10年來撫州越變越美,可謂生態優美,文化豐富,宜居宜業。
這些年,我已把這里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05日 20 版)(責編:袁勃、胡永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