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打虎拍蠅,正在進行!4月2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中央企業5名管理人員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這是今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集中發布的第6批國資央企管理人員接受審查調查信息,釋放出持續深化整治國有企業領域腐敗、切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不斷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的強烈信號。
堅持從嚴治黨,國企不能例外。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壓艙石,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肩負重要職責,在服務保障國家發展戰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中發揮重要作用。國企腐敗侵蝕的是全國人民的共同財富,更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國企腐敗是經濟問題,更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政治問題。深化國企領域腐敗治理,成為推動國企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必要前提。
資源多的地方容易滋生碩鼠,有油水的地方容易讓人滑倒。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一批國企高管相繼落馬,國企反腐取得顯著成效。也要看到,國企領域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特別是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高發多發,呈現出腐敗行為間接化、腐敗主體圈子化、利益實現方式隱蔽化、風腐交織一體化等新的特點,查處難度更大、危害性更深,必須堅決亮劍、重拳出擊、精準拆彈,鏟除腐敗滋生土壤。
治理腐敗既要下好“懲”的功夫,又要做好“治”的文章。國企屬于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豐富的領域,工程建設、國企混改、境外投資等各領域及財務管理、資本運營、項目審批等各環節都存在腐敗風險,一些靠企吃企行為不易被察覺,一些不法分子將國企作為腐敗的“避風港”。越是這樣,越要完善國有企業監管制度,提升日常監督能力水平。扎緊制度的籠子,綜合運用企業法律合規體系、內審內控體系、責任追究體系等,壓縮權力設租尋租空間、斬斷利益交換鏈條;用好監督的尺子,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加強與巡視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等統籌銜接……構建不能腐的體制機制,將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終將讓國企腐敗無處遁形。
“入黨30多年,最后被開除了,這種感覺太難受了”“踩紅線的事千萬不能干,干了將來早晚要暴露”……在一家央企2022年度警示教育會上,黨員干部、監察對象觀看警示教育片,落馬干部懺悔的鏡頭讓人們深受觸動。警鐘長鳴,警示常在,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壩是懲治貪腐必須寫好的“下半篇文章”。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國資央企反腐敗同防風險、糾偏差、挽損失、修生態、強免疫結合起來,定能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為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責編:徐玉涵、曲源)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