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人民網北京4月3日電 (劉穎穎)近日,《半島:食與自然》分享會在北京涵芬樓書店舉辦,該書作者解玉軍同讀者見面,并與北京外國語大學老師周瑋開展對談,分享圖書《半島:食與自然》和她的半島時光。
《半島:食與自然》分為“人間·至味”和“山行·海貨”兩輯,是一部既有人間煙火氣又詩意盎然的自然觀察筆記。作者通過對膠東半島風物與自然的觀察介紹,探尋生活的真諦。
分享會上,解玉軍從圖書前后環襯中兩幅獨具特色的照片入手,為讀者介紹了她所深愛的威海半島:前一幅圖展示漁港的自然環境,包括書中提到的“廢店”,以及在此處遇到的丘鷸、廢棄的桌上長出的一棵樹;后一幅圖聚焦海邊的樸樹,由樹上的蟲癭及其成因、形狀等,引出自然觀察的意義。進而她談到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的博物觀:通常細致地觀察,用心去記錄所見、所感、所想,就是“博物”。
對談中,周瑋從自然文學和博物學創造的角度出發,對《半島》一書的寫作風格做出評價,并圍繞書中內容做了更深入的解讀。
分享會最后,兩位嘉賓還與現場觀眾進行了深度互動,分享創作過程中的各種趣事,并鼓勵讀者用心生活,記錄自己的博物時光。
(責編:郭思邈、高雷)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