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喀喇昆侖仍然冰封雪裹。
(資料圖)
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南疆軍區某邊防團代職軍醫呂苗苗整理好藥箱,帶著衛生防病宣傳資料,乘車來到海拔5000多米的神仙灣。
這是她第三次來到神仙灣。神仙灣位于喀喇昆侖腹地,年平均氣溫零下30攝氏度,空氣中氧氣含量僅為平原地區的一半。
“你的腸胃吸收不好,可能導致缺氧癥狀加重,以后要少吃涼食……”巡診中,一名戰士經常出現乏力、惡心的癥狀。呂苗苗開具藥物后,反復叮囑注意事項。
一天的巡診結束后,呂苗苗打開手機,看到1條未讀信息:“謝謝呂醫生,我感覺身體好多了。”退回短信界面,她又看到了被自己置頂的3條短信。
2022年5月,呂苗苗從空軍軍醫大學第986醫院出發,奔赴喀喇昆侖執行代職任務。第一站,便是海拔5000多米的某邊防連。
剛來到這里,呂苗苗就接診了前來求助的戰友。中士胡彥明由于牙齒疼痛,已經幾天沒有正常進食,只能喝稀粥。呂苗苗拿出手電筒照向口腔,發現胡彥明的牙齦潰爛紅腫,還有血液滲出。
“癥狀持續多久了?”呂苗苗問。
“一周了,每次刷牙后吐出的泡沫里總會夾雜血絲。”胡彥明捂著嘴說。
“牙疼問題困擾著不少老兵。”連長張高強在一旁介紹。
“戰士們將青春獻給高原,不能因為疾病影響他們的戍邊熱情。”那天,呂苗苗將巡診心得寫在日記中。
她在高原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隨著官兵守防時間的增長,牙齦出血的問題也越發明顯。經過認真研究,呂苗苗找到了牙齦出血的病因:長期處在高原環境中,體內紅細胞數量減少,牙周黏膜細胞更容易脫落壞死,進而誘發牙齦疾病。
要想從根本上治療牙齦出血的問題,首先要改善牙齦的健康狀況。
呂苗苗想起,3年前,她跟隨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的醫學研究團隊,研制出一款針對牙齦出血的功效型牙膏。她立即向醫院報告自己在高原的巡診情況。不久,5大箱護齦牙膏跨越萬水千山,送到了雪山哨所。
一個月后,呂苗苗收到一條來自某邊防連連長的短信:“苗姐,謝謝您,牙膏很好用,我們連牙齦出血的現象少多啦。”
“苗醫生,謝謝您幫我治好了脫發。”呂苗苗置頂的第二條短信,來自某邊防連二級上士王戰。短信里還附了一張王戰與女友的合影。照片中的王戰,留著干凈的板寸,笑容爽朗。
身為連隊尖刀班班長,王戰常年在高原執行各類任務。他雖然表現優異,但也有自己的小煩惱。
一天晚上,他找到呂苗苗傾訴:上高原后,頭發呼呼往下掉,自己三十出頭的年紀,看著像四十歲。家里安排的相親對象,剛見一面便沒了下文。
“脫發的主要原因是頭皮毛囊細胞受損。你屬于易脫發體質,再加上長期生活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中,血液養分缺失,容易加快脫發進度。運用治療脫發的技術,可以修復受損的毛囊細胞,促進頭發生長。”呂苗苗告訴王戰,脫發治療不僅需要良好的護理,還要堅持下去。
往后的日子,王戰每周都會找呂苗苗預約治療。有時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到衛生室治療,呂苗苗還會主動打電話詢問王戰的恢復情況。
3個月后,王戰洗頭時突然覺得有些扎手,他照了照鏡子發現,頭上竟長出絨毛。
在為王戰治療脫發時,呂苗苗發現,同樣的技術還可以應用到其他疾病的治療中。她便嘗試擴大治療范圍,幫助不少戰友解決了曬傷、關節損傷等問題。
在冰封雪裹的高原守防,危險總會不期而至。一次,呂苗苗跟隊在海拔5600米的某點位巡邏,上等兵王志超突然捂著肚子倒在地上,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不斷冒出。呂苗苗迅速跑到王志超身邊查看體征,初步判斷是急性胃穿孔。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在高原環境下,極有可能引發敗血癥或中毒性休克,從而危及生命。
“快抬擔架!”呂苗苗一邊進行給氧、注射消炎防感染藥物等緊急處理,一邊將其送往附近醫療站。
辦理住院手續、匯報情況、聯系手術室……呂苗苗一路小跑,讓王志超以最快速度進入了手術室。1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負責手術的醫生告訴呂苗苗,幸虧前期處理準確及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半個月后,王志超出院了。休假時,他將老家武漢的櫻花風干后制成書簽送給呂苗苗,并發來短信:“感謝您將我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櫻花寓意純潔高尚,小小心意,請您珍藏。”看到這些真摯的文字,呂苗苗心里充滿了溫暖。
現在,認識呂苗苗的高原官兵越來越多。戰友們每次看到呂苗苗,都會熱情地上前打招呼。
“我會不斷提升醫療素質,守護好這群最可愛的人。”新的一天開始,呂苗苗又踏上了巡診之路……(董琰、郭帥)
(責編:彭曉玲、王瀟瀟)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