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開始。最近,工作任務重,要抓緊調整心態,別給自己太大壓力……”熄燈前,剛擔任副班長不久的下士聶洪亮翻開教育筆記本,看到中隊長張杰用紅筆寫下的這句話,想起自己近期因崗位調整、情緒焦慮在工作中出現了幾處失誤,有些慚愧。思索片刻,他在批語后寫下自己的反思:“想成就大事,要先扎扎實實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相關資料圖)
在武警天津總隊某中隊,開展“筆尖上的對話”已是常態。寫在戰士教育筆記本上的批語,或鼓勵、或提醒、或建議,總能撥動戰士的心弦。戰士們常常會在后面寫下自己的感想,一本小小的筆記本成為溝通的“橋梁”。
“筆尖上的對話”,源于中隊長張杰的一次“談心”經歷。2021年7月,翻閱戰士們關于戰斗精神主題教育的體會時,張杰發現列兵師鑫杰的筆記本上除了關于教育內容的筆記外,還寫了幾句話:“最近感覺處于器械訓練瓶頸期,雖然每晚都會加練,訓練水平一直沒有突破。很煩躁,不知該怎么辦!”
想到師鑫杰近期情緒有些低落,張杰在師鑫杰的“煩惱”下寫道:“雖然器械訓練是你的軟肋,可你的耐力很好,協調性和柔韌性也都不錯。只要肯堅持,一定能進步。”
平時看起來有些“距離感”的中隊長,卻對自己的訓練情況了如指掌,這讓師鑫杰頓時覺得和中隊長“拉近”了距離。更讓師鑫杰感動的是,中隊長專門找到他了解訓練中的問題所在,并讓班長幫他制定了訓練方案。
備受鼓舞的師鑫杰在訓練場更加努力。6個月后,中隊組織軍事體育創紀錄活動,69個單杠卷身上的好成績讓師鑫杰登上了中隊“龍虎榜”。
師鑫杰的轉變帶給張杰很大觸動。“對不善言談的戰士來說,筆記批閱是種很好的方式,有助于及時了解他們的想法,幫助解決問題。”張杰說。
一次隊務會上,張杰鼓勵戰士們在教育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感悟或遇到的問題,每周二、四思想政治教育課后上交,由中隊主官批閱。
當戰士們慢慢打開心扉,小小的筆記本讓中隊干部多了一個關心戰士成長進步的渠道。“批閱筆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干部要通過各種方式去做戰士心靈的‘撫琴人’。”在指導員馮侃看來,這種互為“筆友”的交流方式,可以更好地拉近與戰士的心靈距離。書寫時能讓人靜下心來傳遞情感,認真的表達也更容易引起重視和思考。一些平時不太好意思說的話、一些藏在心里的“疙瘩”,都可以通過書寫來呈現。
“與戰士做‘筆友’,貴在一個‘真’字。”馮侃說,“寫下真心和真感情,他們才會放下顧慮,把你當成值得信賴的人,才能真正走進戰士們的心里。”
帶兵方法千百種,真心只有一顆
■武警天津總隊某中隊中隊長 張 杰
“馬上就要離開部隊,我非常不舍,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適應退伍后的生活。”談心室里,上等兵黃澤陽一股腦兒向我道出近期的苦惱。
黃澤陽是2021年上半年入伍的戰士,今年3月面臨退役。雖然家中已經幫他聯系了工作,他還是擔心無法適應新環境。我對他說:“當年,你從地方來到軍營,很快就適應了新環境。現在,你只要勇敢邁出這一步,沒問題的!”
隨著聊天的深入,黃澤陽若有所思:“也許新環境并不可怕,是我被自己嚇倒了。”2個小時的談心中,我引導黃澤陽回憶剛入伍時他如何適應部隊,如何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優秀士兵。談心結束,黃澤陽笑著說:“隊長,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等著我的好消息。”
從“筆尖上的對話”延伸到面對面交流,如今談心室的“上座率”很高。一年多以前,情況可不是這樣。
2021年7月,初任中隊長的我干勁十足,立志要做被戰士們信任的“好大哥”。考慮初來乍到、對戰士們不熟悉,我提前做足功課,特意收拾出一個房間作為談心室,每次都燒好開水、備好茶葉,希望讓戰士們一走進來就感受到熱情和尊重。
然而,效果并不理想。雖然有些戰士能暢所欲言,可還是有不少戰士十分拘謹,談心只能草草收場。
上等兵李鑫由于耐力和身體協調性較差,訓練成績不理想。談心中,我說得口干舌燥,他卻始終用“嗯”來回答。
中隊開展“筆尖上的對話”活動后,我多次在李鑫的筆記本上寫下“最近表現不錯,單杠進步很快”“今天你在課堂上踴躍發言,講得很到位”等鼓勵的話,可還是沒有得到李鑫的回復。
一天晚上轉班時,我走進李鑫所在班,一推門就聞見泡面味,看到李鑫正和戰友圍在桌前吃泡面。班長在一旁解釋:“今天是李鑫的生日,我們來不及準備,就把泡面當生日面了。”看到那一幕,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覺得自己作為一名中隊長很失職。
當晚,我在李鑫的教育筆記本上寫道:“忘記你的生日,隊長感到很抱歉,祝你生日快樂。”第二天,我們安排炊事員專門做了一碗長壽面,組織大家唱了生日歌,為李鑫補過生日。意外的是,再次上交的筆記本上,李鑫有了回復:“謝謝隊長的關心。”
有了這次的交流,我發現李鑫變得開朗了,遇事也比較主動。考慮到3公里跑是他的弱項,我們為他制訂了訓練計劃,每天早晚“監督”他各跑一次3公里。看到他奔跑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都為他高興。
前不久,一堂理想信念專題教育課后,李鑫找到我:“隊長,今天的教育課讓我很有感觸,我專門寫了一首詩,您一定得看啊!”晚上查哨后,翻開李鑫的筆記本,我看到這樣一段話:“從背上行囊離開養育自己的家鄉,用篤定的腳步邁入威嚴的警營大門,我已攜青云之志,決心將青春獻給祖國。”
帶兵的方法有千百種,但真心只有一顆。我相信,只要付出真心,就沒有融不化的堅冰、換不來的真情。
打開心門,遇見閃閃發光的自己
■武警天津總隊某中隊列兵 彭宏雨
今年春節,中隊舉辦了一場文藝晚會,我被點名上臺參加節目。節目中,主持人大聲問臺下:“戰友們,彭宏雨為大家做了什么?”
“畫板報”“裝飾圖書室”“做生日賀卡”……戰友們爭先恐后地回答。
“今天我們也送他一份禮物,好不好?”
“好!”
大家一擁而上,把我圍在中間,幾十張賀卡塞進我手中。“感謝你為中隊每個人做的一切,我們都記在心里”“善良、熱心、體貼這些美好的品質在你身上展露無遺,愿友誼長存”……
打開一張張賀卡,我的眼眶濕潤了。幾個月前,我還在為無法融入這個“大家庭”而苦惱。如今,我有了新的“家人”。
去年3月,我作為湖北美術學院2022屆“優秀畢業生”參軍入伍。然而,靦腆的性格、較弱的體能以及對日常嚴格管理的不適應,讓我的軍旅夢與想象中不同。集體活動中“不合群”,訓練考核中“拖后腿”,我難免有些心灰意冷。
后來,中隊開展“筆尖上的對話”活動。那一次,我又在5公里跑中墊底。一堂業務專題教育授課后,我在教育筆記本上寫道:“我也不想成為中隊的‘拖油瓶’,可是……”沒幾天,筆記本下發后,我發現指導員給我寫了回復:“中隊是個大家庭,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名戰友,但首先你不能放棄自己。每個人都有閃光點,發揮你的特長,你就會閃閃發光。”
說實話,類似的話語班長跟我談心時都說過,但當這句話用紅筆寫下來出現在我眼前時,那種對內心的“沖擊力”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一遍遍看著這句話,回想自己入伍后的種種表現,細細“咀嚼”話中的深意。
過了幾天,指導員專門找我面對面談了一次心。在他的鼓勵下,我來到中隊“生日墻”前,認真記下每名戰友的生日。從那以后,每個戰友過生日,我都會結合他們的愛好和性格特點,精心繪制一張專屬的生日賀卡。每當把賀卡送給戰友,看到他們驚喜的表情,聽到他們感謝的話語,我就覺得自己的心門又打開了一些。
戰友們的認可,讓我的自信心越來越足,開始承擔更多的工作。為中隊圖書室制作展板,為各項專題教育繪制宣傳畫……在點點滴滴的付出中,我逐漸找到自己的“坐標”。
筆記本上,我寫下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從個人愿望到成長規劃,從訓練中的困惑到日常生活中的煩惱,指導員或中隊長大都能給我“有的放矢”的指導,我在工作生活中積極性越來越高,與戰友們相處更加融洽。在大家的幫助下,我最薄弱的引體向上成績,從最初的一兩個變成了11個。
打開心扉,熱情地“擁抱”警營,就會遇見閃閃發光的自己。那晚,坐在圖書室,我在筆記本上寫下一句話:“此心安處是吾鄉。”
上等兵陶登輝:軍人的舞臺是戰場,站在只有兩平方米的哨位,我怎么能施展拳腳,綻放熱血青春?如果有機會,很想當一名特戰隊員。
中隊長張杰:好巧,我們都曾有同樣的特戰夢。雖然我們沒有成為特戰隊員,但我在你身上看到和特戰隊員一樣的品質: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特戰”不是一個標簽,而是一種精神品質。無論戰斗在任何崗位,只要擁有了這些品質,都可以成為“特戰隊員”。加油!
列兵李新義:最近感覺進入訓練瓶頸期,練得特別多還是沒什么進步,不知道是因為方法不對還是自己的體能素質有限。
指導員馮侃:半年來,你的訓練成績一直在中隊名列前茅。你的積極上進,大家有目共睹。要提高訓練成績,訓練強度和科學方法缺一不可。我建議你,一是保證適當的休息,讓身體機能得以恢復;二是可以請教中隊長、班長或者從網上找一些科學訓練的方法。星光不負趕路人,你是最棒的!
上等兵韓飛:每天要執勤、訓練,還要完成班級的各項工作,只能利用休息時間復習功課,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中隊長張杰:擁有軍校夢并愿意為之努力,首先給這樣的你點個贊。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有目標就有方向,但目標的實現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這也正體現著實現目標的價值和意義。每個人承受壓力和挫折的能力是有限的,這也是每個想要實現目標的人都會經歷的階段。試著適當放慢節奏,去唱唱歌、打打籃球,或者做一些想做的事情,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學習本身也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
上等兵張巖秦拓:明明知道解決問題只需要主動向前邁一步,但缺乏拉下面子和邁出這一步的勇氣,成了最大阻礙!
指導員馮侃:怪不得這兩天總見你悶悶不樂。和自己的好朋友鬧了別扭,卻又要抬頭不見低頭見,這種感覺確實讓人心煩。不過,既然有勇氣說出自己的煩惱,相信你一定也有勇氣主動向前邁一步。勇氣不能等,越拖越泄氣。就現在,走到他面前,告訴他:“走,我們一起去打球吧!”
文字整理:解照坡、張偉建
(責編:薄晨棣、王瀟瀟)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