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2月15日電 (韋衍行)2月1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會上發布了云南晉寧古城村遺址考古工作的最新進展。
會議現場。人民網 韋衍行攝
據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周然朝介紹,古城村遺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是一處商周時期的大型湖濱貝丘遺址。2020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設考古工作中發現古城村遺址,2021年以來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轉為主動性考古發掘。
商代甕棺葬具。國家文物局供圖
古城村遺址面積約4.2萬平方米,現存的貝丘堆積最厚處達6.5米,由大量尾部被敲破的螺螄殼與灰土層交替堆疊形成。碳十四測定年代為距今3600至2500年,約相當于中原地區的商代至兩周時期。商代遺存可分為早晚兩段,早段發現保存完整的橢圓形環壕聚落,由中心臺地、外圍環壕和護坡組成,中心臺地面積約27000平方米,環壕和護坡周長約600米,這種聚落格局一直延續至兩周時期。商代晚段發現一批土坑墓和甕棺葬。兩周時期的遺存以房址、螺殼堆、灰燼、活動面等居住類遺跡為主,房址多為方形半地穴式。出土青銅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木器等文物4000余件。
兩周時代陶器。國家文物局供圖
古城村遺址是首次在滇文化核心區內發現的一處完整商周時期環壕聚落,文化特征鮮明,代表了一個早于滇文化的考古學文化,是探索滇文化來源的重要線索,為構建云南地區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體系,研究滇文化出現之前滇池地區的聚落形態、生業模式、族群構成、古滇池環境變遷等重要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責編:孫紅麗、呂騫)關鍵詞: 云南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