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太平財險消息,截至2021年底,太平財險累計為農險客戶提供風險保障約1260億元,為森林提供風險保障1081億元,為種植業提供風險保障90.8億元,其中為水稻、玉米、小麥三大主糧作物提供風險保障33.7億元,為養殖業提供風險保障85.6億元。
太平財險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太平財險充分展現央企社會擔當,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在產品和服務上積極創新,全方位助力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鄉村振興戰略需要——
因地制宜創新服務模式。據了解,太平財險已在山東、廣東、湖北、云南、陜西、黑龍江等多個省份,逐步構建包含成本、產量、天氣指數等全品類農業保險產品體系,覆蓋農、林、牧、漁業農產品種和果、蔬、菌、茶等地方特色品種,利用保險機制為地方農業進行風險托底,解決了種植戶、養殖戶等后顧之憂,從而使得農戶們敢于放開手腳追求勤勞致富的目標。
科技助力破解“最后一公里”。創新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太平財險廣東佛山地區推出“保險+科技+貸款”合作模式。2021年12月22日,太平財險佛山中支首張地方財政補貼型生豬價格“保險+期貨”保單在佛山市三水區正式落地,為佛山市三水區養殖場4萬多頭生豬提供價格風險保障近8000萬元。今年2月25日,太平財險“生豬保險+期貨項目第一批客戶保險賠款交付儀式”在佛山市三水區畜牧產業協會舉行,15戶養殖戶的代表到場領取賠款支票共計327萬元,單筆賠付最高超86萬元。
此外,太平財險不斷加大農險科技投入力度,引入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全面提升運營效率、管控承保理賠風險。太平財險山東分公司與國家農科部門合作,在山東臨沂、威海等地依托衛星遙感技術,推出了“衛星遙感+地面抽樣”測產模式,有效提高了種植險查勘定損的效率及精準度。同時,在山東德州、煙臺等地實現核心業務系統對接畜禽“保險+無害化處理”聯動平臺,在提升作業效率的同時,實現信息三方共享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在濱州、煙臺等地探索使用畜牧AI識別技術,通過應用生豬智能點數、牛臉識別等功能進一步防控道德風險,助力精準承保、精準理賠。目前已完成山東、廣東和湖北等分公司與中保信農險平臺的對接,實現農險全轄區、全險種承保電子化,投保確認、承保告知、承保公示、保單下載均可線上操作,提升了客戶體驗感。
(責編:曹淼、李源)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