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聯2022年關注“公平數字金融”。圖片由澳門消委會提供
人民網澳門3月14日電 (記者富子梅)據澳門特區消費者委員會(以下簡稱澳門消委會)介紹,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以下簡稱國際消聯)以“公平數字金融”作為2022年“3·15世界消費者權益日”主題,呼吁全球的消費者組織響應,支持所有消費者享有安全和公平金融服務的倡議。
國際消聯指出,數字金融服務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研究顯示,預計2024年全球將有超過36億用戶使用數字銀行服務,數字金融服務為消費者帶來新的機遇,同時亦可能衍生新的風險,包括消費者在未獲得充分解釋以理解各類條款情況下,需要承擔各種隱藏或增加的費用、不平等的合約條款及詐騙等。而個人資料的保護、人工智能的決定,則可能會導致對消費者不公平的結果。
此外,無現金社會下,盡管近年已有部分電子金融服務業者,為處于弱勢位置的消費者提供開立銀行賬戶等服務,讓他們能獨立處理個人的財務及儲蓄,但仍存在弱勢金融消費者被忽視的情況。
有鑒于此,國際消聯將“公平數字金融”定義為不排斥任何消費者,安全且能夠保障個人資料及提供隱私的金融產品或服務。即所有消費者,包括過往在該領域處于弱勢位置的消費者,都能夠接觸和使用金融服務的途徑處理他們的財務,受到保護,避免墮入任何詐騙或網絡誘騙的騙局,個人資料亦同時獲得保護。
澳門近年來數字金融服務發展迅速,相關部門先后推出多種便利的在線金融服務,比如小額跨行轉賬,澳門消委會持續配合這些服務,加強消費者在使用電子金融服務時的維權意識。
據悉,國際消聯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組織,會員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或地區,共200多個保護消費者的組織響應國際消聯的呼吁,在各國宣傳開展相關維權工作。中國消費者協會(下稱中消協)于1987年、澳門消委會于1997年成為國際消聯的正式成員。
中消協配合國家政策及社情實際,每年確定全國性主題,今年的主題為“共促消費公平”。澳門消委會與中消協、內地消費者組織協作關系緊密,積極支持中消協提出的主張,并通過各種途徑宣傳引導消費者,認識消費公平的重要性。
(責編:高歌、常紅)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