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 (記者余璐)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我國對大熊貓、亞洲象、海南長臂猿、西黑冠長臂猿、豹、中華穿山甲、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虎、朱鹮、綠孔雀、四爪陸龜等12種旗艦物種實施了搶救性保護,我國旗艦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目前,大熊貓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至1864只;亞洲象種群數量由1985年180頭增至300頭左右;海南長臂猿由1980年的種群數量不足10只恢復到5群35只;朱鹮從1981年發現時的7只增至5000余只;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野生東北虎、東北豹數量分別超50、60只;野生綠孔雀增至約550只;滇金絲猴種群數量增至3800余只。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開展物種專項調查,實施大熊貓、亞洲象、海南長臂猿、東北虎、中華穿山甲、四爪陸龜等48種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和百山祖冷杉、巧家五針松、白花兜蘭、廣西青梅等5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及其棲息地搶救性保護;建設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源繁育基地和遺傳資源基因庫,開展大熊貓、普氏野馬、麋鹿、朱鹮等15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化放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