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熱點問答:俄軍威懾力量進入“特殊戰備”意味幾何
新華社記者惠曉霜
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24日下令在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后,西方國家大幅升級對俄方制裁,并向烏方持續提供軍備支持和經濟援助。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普京27日下令俄軍威懾力量進入特殊戰備狀態,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何為特殊戰備狀態
普京2月27日會見國防部長紹伊古和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時下令俄軍威懾力量進入特殊戰備狀態。紹伊古28日報告普京,戰略導彈部隊、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遠程航空兵執勤力量均已加強,開始戰備值班。
俄方未說明特殊戰備狀態具體行動。據塔斯社報道,俄軍戰略威懾力量任務是遏制外國對俄羅斯及其盟友入侵以及動用包括核武器在內各種武器擊退入侵者。戰略威懾力量由戰略進攻力量和戰略防御力量組成。
俄軍戰略進攻力量包括戰略核武器和戰略常規武器,具體裝備包括洲際彈道導彈、遠程戰略轟炸機、潛艇、水面艦艇以及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等。戰略防御力量的裝備則包括導彈預警系統、反導系統和防空系統等。
俄羅斯《生意人報》援引專家的話報道,這是冷戰結束后俄軍戰略威懾力量首次轉入特殊戰備狀態。聯合國裁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帕維爾·波德維格說,進入特殊戰備狀態后,即使遭受敵方打擊,俄軍威懾力量核武器控制系統也能保持運轉,但這并不代表俄方會首先發動核打擊。
俄方為何下此命令
普京下令俄軍威懾力量進入特殊戰備狀態時強調,西方國家不僅對俄羅斯施加非法制裁,而且“一些主要北約國家的高級官員對俄方發表侵略性言論”。
普京沒有點名這些官員。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提到,普京發出命令前,英國外交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我們不在烏克蘭阻止普京……最終可能演變為(俄羅斯)與北約的沖突。”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批駁特拉斯上述言論“完全不可接受”。
美國和北約雖然表示不會派兵支援烏克蘭,但持續加大對烏方軍事援助。
《生意人報》援引俄羅斯戰略武器專家瓦西里·拉塔的話報道,普京下令俄軍威懾力量進入特殊戰備狀態,并非意在加劇與西方緊張關系,而是警告西方不要干涉俄方軍事行動。“就眼下而言,這是必要和合理的決定,會讓對方那些頭腦發熱的人冷靜下來。”
西方國家做何反應
針對俄軍威懾力量進入特殊戰備狀態,美國及其盟友總體淡化處理。
被問及美國民眾是否應該擔憂爆發核戰爭時,美國總統拜登予以否定回答。
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表示:“目前沒有理由改變我方戰備等級。”她強調,美國和北約都沒有意愿或意圖與俄羅斯發生沖突。
“俄羅斯和美國長期以來都認為動用核武器會有毀滅性后果,并且都多次、包括今年早些時候說,核戰爭沒有贏家,永遠不應打。”普薩基說。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設在30個不同地點的100多架戰機保持高度戒備狀態,北約從波羅的海到地中海部署逾120艘艦船,并向北約東部地區部署成千上萬名士兵。但他重申北約不會與俄羅斯發生沖突,并呼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烏克蘭危機。
(責編:崔譯戈、楊牧)關鍵詞: 威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