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的《智能交通7講》音頻課程在得到APP上線。該課程由李彥宏本人錄制,涵蓋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汽車、信控、地圖、停車、高速等出行場景中公眾關注的話題。
李彥宏認為,“自動駕駛是起點,終局是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甚至是智能社會。”
中國有望在全球率先實現L4-L5級自動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
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一直有兩大路線之爭,一種是以單車智能為主,另一種是以車路協同為主。李彥宏表示,用車路協同方案做自動駕駛,是百度堅持、并且看好的技術路線。根據百度的推演,通過車路協同可以讓自動駕駛事故率降低99%;將部分自動駕駛功能轉移到路端,又可以大規模降低成本,進而加快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步伐。在他看來,中國有望在全球率先實現L4-L5級自動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
目前,百度Apollo擁有業內領先的技術及成熟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測試總里程超過2100萬公里,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長沙、滄州七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
百度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已落地50多個城市
百度的智能交通不僅面向未來服務自動駕駛,亦服務當下改善交通問題。
在河北保定七一路,以往市民上下班通行總需要堵上5、6個紅綠燈。2020年,百度Apollo聯合保定交警部署百度AI智能信控系統后,保定多條主干道形成了一條“綠波帶”,車輛能夠一口氣通過12個紅綠燈路口,市民通行時間平均縮短了20%。
李彥宏認為,未來的城市智能交通,不僅要有“聰明的車”,還要有“智慧的路”。車路協同具有獨特的中國優勢,是未來智能交通最核心的技術方案。
車路協同,即車、路、人、環境之間實時動態的交互聯動。李彥宏在課程中介紹了協同的具體過程,“車開到路口,路口的攝像頭等設備檢測到車流量、車速等信息,再把這些信息實時反饋給智能信號燈系統,系統會自動調節紅綠燈的時長,讓車輛快速通行。”
百度AI智能信控系統應用于主干道
目前,百度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包括智能網聯、智慧交管、智慧高速、智慧停車等,已在全國落地50多個城市。
2019年《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智能、平安、綠色、共享交通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交通強國,智能化與綠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李彥宏認為,“自動駕駛是起點,終局是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甚至是智能社會。”百度智能交通基于“聰明的車加智慧的路”的理念,把人工智能、5G通信、云計算等技術與交通行業做深度融合,探索交通強國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模式”。
(責編:董童、李源)關鍵詞: 智能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