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全國政協委員顧祥林
案由:高校科技人才隊伍是國家知識創新的重要力量和高層次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強大生力軍和動力源。目前,我國高校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規模仍較小,且存在區域性分布不均衡、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人才評價制度不完善等問題。
建議:充分發揮高等院校頂尖人才、高端人才和骨干人才“孵化器”作用,形成在優勢領域的科技人才接力和后發領域的科技人才擴容。圍繞原始性、基礎性、顛覆性研究和創新,謀劃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重點任務,進一步壯大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校科技人才創新隊伍。尊重高校科技人才的成長規律,注重人才培養的長期性和持續性。
規范區域間流動秩序,建立完善配套的高校高水平科技人才流動體系。針對中西部高校科技人才流失問題,要給予資金支持,加強財政轉移支付。按照分層、分類的標準,對人才給予特殊照顧,提高人才福利,讓地方高校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地方院校也有“出線”機會。
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快高校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鼓勵和支持高校進一步完善勇闖“無人區”的高水平人才培養方案。引導高校聚焦基礎前沿和重點產業領域,培養一批能夠引領國際科學發展趨勢的戰略科學家。引導高校重視培養具有推動重大技術創新能力的科技領軍人才,注重培養適合領銜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重大工程建設的領軍人才。
調整評價“指揮棒”,確立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完善科技人才評價的行政立法,確立科技人才評價的基本管理制度。制定國家、區域和地方性的科技人才戰略規劃。遵循科研活動基本規律,規范各類評獎。大力推進專業學會、專業協會、第三方評價組織的孵化、扶持和規范,為科技人才的第三方評價轉型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文宇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4日 18 版)(責編:胡永秋、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