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葛某在明知錢款是他人犯罪所得的情況下,還多次進行了轉存和倒手……這種洗錢犯罪中,被告人為隱瞞錢款來源及去向,往往會使用他人賬戶進行多次轉存倒手,企圖切斷犯罪所得資金與上游犯罪的關系,給查證帶來難度。”
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湛英杰借用不久前辦理的一起洗錢犯罪案件,解釋洗錢罪的危害。“洗錢犯罪與貪污賄賂等上游犯罪相互交織、相伴相生,不僅助長上游犯罪蔓延,更直接威脅金融秩序穩定,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湛英杰說。
2011年,為更好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市人民檢察院金融檢察處正式成立,成為全國省級檢察機關中首家金融、知識產權專業辦案部門,并構建起覆蓋全市三級檢察院的金融、知識產權檢察專門機構和專業化辦案組。
近年來,隨著金融、知識產權犯罪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犯罪手法愈發專業、隱蔽,新類型案件逐漸增多,檢察機關在案件定性、證據固定和定罪量刑等方面面臨更大挑戰。
為此,上海檢察機關始終堅持“捕、訴、研、防”一體辦案模式,建立全國首個省級“金融檢察研究中心”,并設立證券期貨、銀行保險、金融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等4個“研究分中心”。同時,組建證券期貨、銀行保險、知識產權、反洗錢四大跨院際、跨層級專業化辦案團隊。
“比如對于洗錢犯罪,在辦案機制上,我們堅持‘同步審查’和‘一案雙查’。”上海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李小文說,機制要求檢察官在辦理上游犯罪的同時,追查案件中涉及資金的去向,深挖洗錢犯罪線索。
在葛某案中,閔行區檢察院先后與區監察委、區公安分局會簽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加強反洗錢工作等文件,在辦理職務犯罪和洗錢犯罪案件中加強三方配合,暢通洗錢犯罪線索移送路徑。在提前介入環節,檢察機關發現了葛某涉嫌為他人收受的賄賂款進行洗錢的犯罪線索,當即開展全面審查研判,最終對其準確定罪。
10年來,上海金融檢察持續探索創新,著力加強專業化建設,不斷優化司法供給。上海金融、知識產權檢察部門共辦理金融犯罪審查起訴案件1.7萬余件、2.6萬余人,知識產權犯罪審查起訴案件5000余件、1萬余人。
精心辦理重大標桿性案件、助力優化資本市場監管模式、為服務重大戰略加大制度供給……近年來,上海市檢察院先后出臺服務保障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工作“22條意見”、深化服務保障科創板注冊制改革20項舉措、服務保障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20條意見”等,為守護金融安全、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檢察服務保障。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4日 19 版)(責編:胡永秋、袁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