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安全關系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關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透露,2021年,全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32次,涉及車輛873萬輛;共實施消費品召回549次,涉及產品723萬件。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副局長王贇松表示,缺陷產品召回是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維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從汽車召回部件結構看,2021年,因發動機和電子電器部件存在缺陷召回的,占總數量的84%。從缺陷召回原因看,因制造原因召回的,占總召回數量的15%;因設計原因召回的,占總召回數量的85%。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累計實施汽車產品召回2423次,涉及缺陷產品9130萬輛。近5年,汽車安全召回平均每1.6天發生一次,汽車企業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召回已成為常態。
在機動車排放召回方面,近段時間,中國陸續推出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機動車排放召回步入正軌。為了降低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帶來的空氣污染,《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已于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相關部門針對部分車型曲軸箱強制通風裝置、還原劑儲液箱、三元催化反應器、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BD等重點排放零部件加強監管,截至2021年底,共召回車輛144萬輛。
“據統計,99.9%的汽車召回和50%以上的電子電器產品召回,都是產品符合標準但經使用后發現仍然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這需要企業在設計、生產及售后服務等環節持續進行技術改進與質量提升。”王贇松說。為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針對企業內部質量安全管理問題,推動企業深化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提升缺陷分析和識別能力,累計引導汽車企業2400余次、消費品生產企業3400余次的技術改進。推動部分企業設立由公司一把手牽頭的產品質量安全委員會,厚植質量安全文化。積極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加強產品安全測試,推動汽車產業鏈質量升級。
此外,在消費品召回方面,王贇松介紹,隨著消費結構的變化和升級,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與安全的關注度日益增強。
“機構改革以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著力構建‘總局統一管理,地方分級負責,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消費品安全召回工作體系;搭建國家缺陷消費品召回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全國缺陷線索信息聯動共享;加強對地方消費品召回工作的指導和技術培訓,提升缺陷調查能力;推動31個省級市場監管部門明確了召回職能、組建召回技術機構。”王贇松說。數據顯示,2021年消費品召回方面,主要涉及兒童用品、電子電器、家用日用品等。截至2021年底,中國累計召回消費品8027萬件,電子電器、食品相關產品、兒童用品分列召回數量的前三位。
(責編:牛鏞、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