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1月28日晚,“灣區青年 創享新聲”新春音樂會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的創享灣溫情上演。
在南沙這片熱土上,一群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用融入大灣區發展的實際行動,向祖國唱出了心中的“贊歌”。本次活動由在南沙工作生活的港澳臺和歸僑青年策劃、組織、編演,匯聚了港澳臺以及歸僑青年歌唱家、音樂人和創業者。
“我此前曾在意大利學習多年歌劇,此次也在音樂會上表演了我的拿手曲目《我的太陽》。在南沙工作生活這段時間,我感受到了南沙巨大的發展潛力,對此印象深刻。此次音樂會也能更好地促進大灣區青年間的交流共鳴,在音樂中感受南沙的溫情和發展脈搏。”歸僑青年、馬菲歐國際藝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于文杰告訴記者。
“音樂、文化是沒有邊界的,更容易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尤其是這一次活動策劃的主體是港澳臺僑青年,執行和節目表演的主體也是港澳臺僑青年,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感覺很不一樣。”香港青年、廣州市南沙區港澳青年五樂服務中心理事長孫弘睿說。
幾乎同一時間,一堂頗為精彩的旱地冰壺活動,正在百年僑校暨南大學石牌校區的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蓄力、瞄準、投壺、滑行……30多名港澳臺僑及內地的學生一起領略冰壺魅力,積極宣傳北京冬奧。
來自臺灣的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級本科生蔡昀倢,以前沒有接觸過冰雪運動,在參與此次旱地冰壺活動前,她期待滿滿。“冰壺是體現冰雪運動精神的一項運動,通過這次活動,我了解到很多冬奧知識,也更加期待接下來北京冬奧會的盛況。”蔡昀倢說。
由于疫情,今年選擇在寒假期間留校的暨大學子增多。為了讓包括港澳臺僑同學在內的全體留校同學度過一個充實有趣的春節和寒假,暨南大學精心籌備了一系列服務保障措施。其中,由黨委學生工作部牽頭實施的留校學生素質能力提升課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深受同學們歡迎。
該系列課程既包括主題切合學生實際的互助學習小組,傳統射藝、書畫鑒賞、古琴培訓在內的傳統文化體驗,也包括攝影、攝像、剪輯等實用技能培訓和旱地冰壺比賽等系列體育活動。
在書法及國畫培訓課上,來自臺灣的基礎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2020級本科生方毓婷向老師和同學們展示了她良好的書法功底。方毓婷表示,自己從小學習書法,對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因課業繁重,進入大學以來便未曾練習。得知學校為留校學子開設了書畫課程,她毫不猶豫就報了名。不僅如此,課程中的寫對聯、摹福字的環節也讓她頗感有趣。
而在射藝培訓課現場,來自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佘麗容老師,首先為同學們細致講解傳統射藝的起源、歷史文化,以及弓箭的器材知識、射藝的禮儀和步驟等,隨后她親身示范并指導同學們從握弓、指法等動作開始學起,逐步掌握射擊技巧。“搭、舉、引、放!”話音剛落,一支弓箭正中靶心,引得現場同學躍躍欲試。
參加課程的香港學生蔡淑樺表示,決定留校后,她報名了射藝課程、計算機能力提升互助小組,希望在假期提升自我。“射藝課很有意思,不僅讓我學習了技能,還讓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蔡淑樺說。
(責編:王震、初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