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一開年就找到滿意的工作,正式上崗了。”1月4日,在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西山街道康樂園社區,軍嫂李思瑤欣喜地告訴筆者,她元旦前辦理完入職手續,今天正式到社區上班。據了解,在阜新像李思瑤這樣走上雙擁工作崗位的軍嫂還有28名。
去年年底,李思瑤的丈夫從空軍某部交流到阜新軍分區工作,李思瑤也隨軍從四川來到阜新。她原本擔心工作難找,打算先待業在家。丈夫告訴她,阜新市政府設立了社區雙擁工作崗,優先安置軍嫂就業。在表達了就業意向后不久,李思瑤就通過考察接到入職通知。
“軍屬是部隊穩固堅實的大后方,做好隨軍家屬就業工作,事關官兵切身利益。”阜新市領導在接受采訪時說,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深入推進,部隊移防搬遷、官兵轉崗越來越頻繁。為助力隨軍家屬就業,解決好部隊官兵“后院”問題,阜新市將解決隨軍家屬就業問題作為支持服務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內容,及時展開隨軍家屬就業情況摸排,區分年齡、學歷、專長、就業意向、部隊駐地等要素,建立專項就業檔案。同時,他們組織人員對全市就業資源、用工需求進行梳理分析,協調用工單位提供專業對口、待遇稱心、就近就便的工作崗位。
在掌握隨軍家屬和用工單位雙向需求后,自去年11月起,阜新市創造性設立“社區雙擁工作崗”,優先聘用軍嫂,專職負責雙擁工作。軍地還聯合出臺《加強社區軍嫂雙擁工作崗建設實施細則》,圍繞為部隊服務、為軍人服務、為軍屬服務這一理念,明確國防教育、征兵宣傳、走訪慰問等12項工作職責。
“軍嫂對軍人工作相對比較了解,對加強軍地聯系有著特殊感情和工作動力。正因如此,她們從事雙擁工作特別用心用情。”阜新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告訴筆者,軍嫂走上工作崗位后,主動協調建立軍地結對共建關系,廣泛開展走訪慰問活動;認真做好征兵宣傳,動員適齡青年報名參軍;建立優撫對象數據庫,為優撫對象掛光榮牌、送慰問信;掌握轄區內軍烈屬、傷殘軍人、復轉軍人和現役軍人情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看到軍嫂們臉上掛滿笑容,阜新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欣慰地說:“為隨軍家屬提供就業服務,只有千方百計,才能換來稱心如意。”為進一步暢通隨軍家屬就業渠道,該市將繼續跟蹤掌握隨軍家屬就業情況、職業發展,建立動態信息管理與對接機制,及時提供一對一、點對點的就業推介服務,努力讓軍屬順利就業,官兵后顧無憂。(遲鋒、李國濤)
(責編:王瀟瀟、于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