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蓬勃發展,如何進一步規范經營服務行為,保護消費者、快遞從業人員和快遞經營企業各方合法權益?
“快遞業事關百姓生活和產業發展,作為經濟的‘晴雨表’,法治護航勢在必行。”浙江省郵政管理局副局長王德奔說。
2021年9月,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針對很多行業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做了具體規定,為快遞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為做好立法工作,浙江省郵政管理局梳理總結出涉及行業監管、農村服務、末端配送、安全生產、綠色環保、人員權益等行業發展難題。”浙江省郵管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金曉列介紹。
如今,在杭州、寧波、紹興等地,口渴能喝水、累了能休息、車輛能充電的“小哥驛站”正在不斷建成完善。
據介紹,保障快遞人員權益是《條例》關注的重點之一。《條例》明確各級政府應為快遞從業人員提供休息場所和車輛充電等配套服務,要求快遞經營企業應當與從業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依法保障快遞從業者參加社會保險,完善快件收派人員的投訴澄清免責機制等,努力減輕“快遞小哥”的后顧之憂。“快遞小哥”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正在不斷增強。
“有法可依讓快遞行業更加規范,我們工作的時候更舒心,也更有底氣了。”得知《條例》出臺后,當了19年快遞員的劉紅軍激動地說。
快遞單上寫著送貨上門,可快遞員卻將包裹放置在了小區驛站或者快遞柜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
“這極大影響了收件人的快遞體驗。”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規處孫潮陽介紹,《條例》明確要求,快遞單注明上門投遞的,不得投遞到快遞末端設施、站點;不征求收件人意見投遞到末端設施的,收件人有權要求重新上門投遞。“《條例》相關規定的最終目的是把更多的權利保留在用戶手里。”孫潮陽說。
調研中發現,用地規劃不完善成為制約快遞行業發展的瓶頸。“用地難是快遞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快遞行業用地不斷向城市外圍轉移。”順豐集團公共事務部副總裁王躍進說。
針對這一問題,《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以及快件大型集散、分揀等設施設備用地,統籌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合理確定快遞業的用地效益考核指標。
探索無人機、無人車等新興技術在快遞業的應用,推動快遞數據資源的匯聚整合以及與公共數據的融合應用……為了結合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的政策實踐,《條例》中專門設置有關“數字快遞”章節,引導快遞行業不斷向數字化轉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06日 18 版)(責編:白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