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和南通市海門區鄉村振興局指導,中南集團主辦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首屆(海門)鄉村振興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和海門以網絡會議的形式同步舉辦。
南通市海門區委書記郭曉敏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海門緊扣鄉村振興20字總要求,傳承發揚張謇“村落主義”思想,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示范建設行動,構建“2+3+N”政策體系,在高起點上開啟了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她說:“中南集團是海門的龍頭企業之一,是‘以企帶村’‘村企聯建’的典范。其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創造了實業賦能鄉村振興的‘中南村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導、研究員李富強也在致辭中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把握我國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系變化特征,對“三農”工作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他認為,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節點,鄉村振興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秘書長顧偉忠則以“實業賦能鄉村振興的‘中南村模式’研究”為主題作了報告。顧偉忠介紹,從中南村發展的簡要歷程來看,中南村的跨越式發展和中南村模式的形成離不開中南集團的崛起和中南村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在發展方式上,探索村企聯建,共謀發展之路;在產業選擇上,探索小農大業,實業興村之路;在發展路徑上,探索項目牽引,融合發展之路;在發展質量上,探索以家文化,潤澤鄉風之路;在目標定位上,探索整合資源,聯動發展之路。在實體經濟的共建聯建下,不斷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通過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從規劃、黨建、產業、民生、文化、生態、組織等方面全面推進中南村鄉村振興,并在強村富民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據了解,中南村模式是以民營企業家返鄉下鄉創業為基礎,以村企共建為動力,以強村富民為主要目標,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主要任務的鄉村高質量發展模式。可以說,中南村探索了一種村企共建賦能鄉村振興的可行模式,并通過實踐走出了一條特殊的村莊城鎮化發展道路。
本次論壇上還舉辦了“鄉村振興協同創新平臺”揭牌儀式。據悉,該創新平臺落地在中南村模式的“全新表達”張謇故里小鎮柳西半街,旨在聚合文化、科技、農業、教育、黨建等領域社會各界優質資源,共同探索跨界合作協同創新的工作模式,村企共建共同富裕的合作路徑,為鄉村振興工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資源儲備。
在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上,嘉賓們結合中南村模式的實踐,針對如何因地制宜,破除難點堵點,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發表了各自的見解;圍繞金融、鄉村創意、農業、城鎮化和實業發展等領域如何賦能鄉村振興,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中南村黨委書記、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 陳錦石
作為此次論壇的主辦單位,中南村黨委書記、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陳錦說:“鄉村振興還是要集聚資源,以一產、三產為主,二產為輔,把現代農業、高效農業真正解決好,三產服務到鄉村,切實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改善生態環境。”
南開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聯儲證券董事兼首席經濟學家李全認為,從資本市場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角度來看,如果未來能夠通過資本市場推動鄉村振興中的龍頭企業跨越式成長,可能會對鄉村振興的推動起到實質性作用。
(責編:曹淼、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