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孫競)一堂小學數學課上,老師與學生們一起領取任務單,共同探究“分數”的應用。講臺下,一只只小手踴躍舉起,學生們紛紛提問。老師走近孩子們身邊,循循善誘,跟隨他們一起揭開奧秘。今天上午,一場“合作對話”式課堂教學現場會在北京星河實驗學校國美分校舉行。
記者了解到,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不同,“合作對話”課堂教學致力于推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平等、尊重、合作、對話的氛圍,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形成成長共同體,雙方采取“對話”的方式,就某個、某類問題進行探討。
北京市朝陽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王世元介紹,“合作對話”課堂教學作為朝陽區的首創,近三年來先后走進了12所實驗校課堂192次。
“‘合作對話’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和知識觀,即教師與學生既不是師徒關系,也不是主客體關系,而是成長共同體。”王世元說,“師生在真誠合作的基礎上,圍繞學生成長,充分發揮學生個體靈動能力,調動多種資源、借助多種方法,促進學生的生長。”
據介紹,朝陽區的“合作對話”課堂教學提供了包含七個階段的教學范式:第一是建立“合作對話”思想,使學生認同、接納“師生成長共同體”;第二是明確“合作對話”目標,讓學生知曉;第三是確定“合作對話”主題,根據學生的成長及問題解決情況安排對話內容;第四是籌備“合作對話”活動,形成活動方案;第五是組織實施“合作對話”,抓好“基本單元”對話主題的落實;第六是建構“合作對話”成果,形成新的認知;第七是對“合作對話”進行評估,從而不斷反思、修訂、完善活動。
在“合作對話”課堂教學范式的基礎上,朝陽區還進一步推動了“合作對話”課堂教學范式教學下的作業設計。在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在布置作業前,學校會要求他們先做一遍,其目的是助力教師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控制學生作業時間。同時,教師在布置面向全體學生必做題的基礎上,增加不同層次的選做題,讓學生在“作業超市”中自主按需選擇。
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全疆發表示,“雙減”之下的作業,也不必全是書面作業,而應該適當布置一些動手實踐、跨學科的作業,總之要引起學生的興趣,能夠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不把作業當負擔而是看作責任和義務,這樣的作業就達到了“減負提質”的要求。
在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十八里店分校校長陳春紅看來,實施“合作對話”課堂教學以來,學生的變化愈發明顯,在課堂表現中逐步形成了“三大”(大方站、大聲說、大膽問),“三亮”(亮觀點、亮理由、亮結論),“三動”(動腦、動手、動情)的合作對話發言模式。
“學生敢于質問,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獨立思考的意識增強,投入狀態、思維、表達、合作能力等也都有了明顯提升。”陳春紅說。
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校長王利如表示,“合作對話”課堂教學讓傳統教學中的“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轉變為“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潛能,為校長、教師打開了“一扇窗”。
(責編:劉圓圓、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