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正式出臺。12月14日,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蔣宏奇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圍繞“到2035年美麗廣東基本建成”這個宏偉藍圖,“十四五”期間重點是要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明顯提升、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顯著增強,為美麗廣東建設起好步、開好局。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將建立健全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體系,在重點生態功能區探索開展GEP核算,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區域試點開展經濟生態生產總值(GEEP)核算。
《規劃》提出積極推動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區域重大戰略平臺綠色發展,在低碳示范、生態環境治理、綠色貿易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成果。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充分利用港澳金融優勢,探索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基金。支持和鼓勵廣州、深圳等地大膽創新,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深化“放管服”相關改革試點示范。
《規劃》明確,研究設立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加強綠色信貸產品創新力度,重點向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等傾斜,推廣合同環境服務融資。穩妥推進排污權、碳排放權等環境權益抵質押業務,鼓勵發展重大環保裝備融資租賃。鼓勵企業、金融機構發行綠色債券。大力發展碳金融,有序發展碳遠期、碳基金、碳期權等產品。在環境高風險領域研究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建設互聯互通的綠色金融產品服務、綠色企業和項目認定、綠色信用評級評估等標準體系。支持深圳申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和國家氣候投融資促進中心。(記者 姚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