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記者從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獲悉,2021年1-8月新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空氣質量優良率、PM2.5平均濃度、PM10平均濃度,四項指標均獲得全市第一,PM2.5達到世衛組織過渡期第三階段標準,也是自有檢測記錄以來最優值,“中國天然氧吧”之譽再落“實錘”。
大鵬新區三面環海,東臨大亞灣,西抱大鵬灣,遙望香港新界,海域面積30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8公里,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全深圳56個沙灘,有54個分布在大鵬,擁有中國最美的沙灘之一,森林覆蓋率超過77%,每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60天,2020年獲評“中國天然氧吧”,入選“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是深圳名副其實的“綠肺”和“后花園”。
空氣質量屢創新高,大鵬新區是如何做到?據介紹,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強化科技支撐,充分利用重點企業在線監控系統、揚塵智能監控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系統等,利用無人機監測重點區域周邊和重點涉氣工業園區的SO2、CO、NO2、PM2.5、PM10等組分的濃度,全方位、全角度監控各類大氣污染源排放情況,提升污染源排放管控水平。
大鵬新區創新“互聯網+生態”模式,率先建成全國首個區縣級全要素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系統平臺,結合衛星遙感影像分析和地面觀測,實現新區環境空氣、負氧離子、油煙、機動車尾氣、工地揚塵、噪聲以及自然生態監測的全覆蓋,打造“互聯網+生態”戰略模式,布設39個空氣微站,結合空間GIS數據的分析應用,實現新區生態環境監管決策一屏縱覽、一鍵觸達。
大鵬新區還完善生態物聯監測設備,建成實時動態監測監控技術平臺,全方位掌握新區空氣質量大數據,提高大氣環境質量變化分析和應對水平,實現新區生態環境管理“一圖全面感知、一網立體監管、一鍵掌控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屏悅享服務”,為做到空氣污染精準監管提供技術支撐,并依托“i深圳”客戶端展示大鵬新區空氣質量、水環境、近岸海域、噪聲環監測、輻射監測等環境信息,保障公眾對環境信息的知情權。
同時,構建“新區重點排污單位清單”,“一企一策”分級分類精準劃分重點涉氣單位監測頻次、采樣點位、采樣因子等,堅持源頭控制、重點突破,精準治理空氣污染。動態更新工地信息清單,做到“底數清,狀況明”,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聯合新區住建、水務、各辦事處等部門和在建工地項目負責人,構建工地揚塵防治共建共創共治平臺,對工地“7個100%”揚塵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監督,完善空氣污染長效治理機制。(記者 張妍 劉育鑾 通訊員 劉仲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