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水務局獲悉,武清區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成功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區。
實施規劃引領工程,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對照京津冀公園城市目標定位,以水定城、定地、定人、定產,制定水資源利用“十四五”規劃。堅持生產生活生態、城區園區鄉村“兩個統籌”,全面細化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措施,同步制定水系連通、再生水等專項規劃,以科學完備的水資源利用規劃體系,倒逼發展模式、發展結構、發展布局全面優化。
實施農業節水工程,立足農業大區實際,先后實施總投資8億元的水系連通工程,治理渠道863條、1182公里;總投資4.3億元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新增高標準農田28.6萬畝;總投資1300萬元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鋪設節水管道80公里,新增節水灌溉1.2萬畝;同步推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累計覆蓋面積達到93萬畝,實現了農業效益、農業用水“一升一降”。
實施工業節水工程,強化工業用水總量、強度雙控制,制定了準入項目負面清單,高耗水項目全部實行“一票否決”。推廣工業領域節水工藝,淘汰改造124臺套高耗水工藝設備,推廣水資源重復利用等節水技術企業14家。強化用水大戶計劃管理,納入計劃監管企業達到897家,培育高耗水行業節水型企業30家,高耗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建成率達到81%。
實施生活節水工程,把生活節水行動作為培育全社會節水共識的關鍵一環,實施總投資20.9億元的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新建改造水廠、配水廠、泵站46座,鋪設管線948公里,更新改造435個村供水管網,全區66萬農村群眾全部喝上放心水。完成城區供水管網更新改造,安全供水保障率、節水器具普及率均達到100%。
實施節水產業培育工程,把節能環保產業作為“1+4”產業發展重點,優先為節水行業龍頭大禹節水集團提供應用場景,通過打造以大禹節水為代表的節水環境創新平臺,集聚7家關聯企業,帶動先進節水技術就地轉化和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化發展,新增節能環保產業項目163個、總投資55億元,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實施地下水資源治理工程,控制地面沉降態度堅決,累計封停封填機井7414眼、地熱井139眼,壓采深層地下水2800萬方,全區年均沉降量由28毫米降至4毫米,全市最大沉降點王慶坨點位沉降量由174毫米降至30毫米,嚴重沉降面積由175平方公里縮小至10平方公里。
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投入32.8億元實施622個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已建成348個村,年生產再生水912萬噸,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全覆蓋。投資6.9億元,先后實施再生水水源、雨污合流制管網改造、黑臭水體治理等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目前全區市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劣Ⅴ類水質全部清零,再生水年利用量3776萬立方米,利用率達到61.3%。
實施宣傳聚勢工程,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持續推動節水宣傳教育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下村鎮,群眾節水意識顯著增強。加強節水載體創建,全區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39家、建成率達到63.9%,節水型居民小區51個、覆蓋率達到71%,營造全社會節約用水的濃厚氛圍。(記者黃建高)
關鍵詞: 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區 水資源 水生態 農業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