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5月,宜昌市納入國家“水十條”地表水考核的16個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100%,長江干流南津關、云池、荊州磚瓦廠3個國考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截至5月27日,主城區空氣優良比例達到81.6%,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2021年宜昌榮膺中國十大秀美之城的稱號。
5月17日,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指揮部印發《關于全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工作完成情況的通報》,宜昌市在全省考核中綜合評估為優秀等次,15個專項戰役中宜昌有14個專項戰役評定為優秀等次,并以98.6的綜合成績在全省17個市州中穩居第一。至此,宜昌以歷史最優成績蟬聯全省考核“三連冠”。
未來長江大保護工作有什么新變化?5月28日,在宜昌榮膺全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考核“三連冠”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介紹了相關情況。
現狀: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收官
未來:啟動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
宜昌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鄭斌透露,2021年,根據省十大標志性戰役指揮部最新安排,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調整為“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方案”,過去的15個專項戰役調整為10個。
鄭斌介紹,截至12月底,宜昌已完成1229個排口的初步溯源和1050個排口的立行立改工作。排查工作被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5月27日,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現場會在宜昌召開,起到了示范作用。
下一步,宜昌市將按照國家、省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調度力度,強化現場幫扶指導,強力推進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加強統籌調度,確保工作進度。加強攻堅溯源,確保整改成效。聚焦整治重點和難點排污口,加快推進責任主體不清、污水來源復雜的排污口溯源整治,進一步查清污水來源、厘清責任主體,做到有的放矢、源頭治理。加強規范建設,提高監管水平。2021年10月底前,完成排口分類命名編碼和標志牌設置工作,加快推動流域水環境預警信息平臺建設,繪制排污口電子信息一張圖,與水環境數據整合,構建“排污口+流域自動站”預警溯源系統,建立快速、高效、精準問題查處機制,確保流域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現狀:長江非法采砂基本絕跡
未來:重點河段24小時視頻監控
宜昌市水政監察支隊支隊長劉院生介紹,經過三年專項整治,全市實現采砂船舶數量大幅減少、長江非法采砂基本絕跡、河道采砂管理秩序穩定向好的階段性目標。在全省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整治戰役考核中,宜昌連續三年獲得優秀,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下一步,宜昌將進一步狠抓源頭管控。建成宜昌市河湖空間管控工程,狠抓采砂船舶源頭管控,對重點河段實施24小時視頻監控,防止采砂船舶偷逃偷采。
進一步強化打擊效果。緊盯“采、運、銷”三環節和“人、船、砂”三要素,加強部門聯合執法,強化區域合作,加大日常巡查頻次和打擊力度,深入推進非法采砂入刑。
進一步落實許可監管。堅持規劃引領,科學劃定可采區、禁采區,嚴格采砂規劃許可和現場監管,嚴厲打擊超時間、超范圍、超方量等非法采砂行為,確保河道防洪、通航和生態安全。(記者 王紅玉 通訊員 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