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經濟發展專場發布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說,“十三五”時期,北京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努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據介紹,按照國家統計口徑,2019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超1.3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8%。2020年1月至11月,北京市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4906.1億元,以電子信息傳輸服務、數字技術服務兩大領域為主的數字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
數字經濟發展也不斷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啟動試運營;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的海淀園、通州園、經開區信創園三個園區開園;國家北斗創新應用綜合示范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基礎建設深入推進。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6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0%,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達到60%。”潘鋒說,“十四五”時期,北京將以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為支撐,以數據要素安全有序流動為突破,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核心,從加強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據要素價值、繼續保持數字產業化領先、產業數字化賦能新經濟、積極拓展數字場景示范、持續優化數字經濟政策體系等六個方面,構建“數字基建-數字交易-數字平臺-數字場景”于一體的數字經濟新生態,努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記者關桂峰)
關鍵詞: 北京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