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安徽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了《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2020年,安徽省將實施20個左右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探索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到2025年,推廣實施100個左右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
據了解,安徽省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將以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保障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促進農村生態環境改善,助推鄉村振興。
在開展農用地整理方面,安徽省要求試點鄉鎮政府要以耕地保護為重點,實行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嚴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開墾,統籌推進低效林地草地園地整理、現有耕地提質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減少耕地碎片化,優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質量。整治區域內新增耕地面積原則上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積的5%,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涉及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應及時更新上圖入庫信息資料。在農用地整理中,確需調整零散林地的(屬已退耕還林的或連片1畝以上的林地除外),要按照林地面積不減少的要求,在整治區域內做好林地補充。
在推進建設用地整理方面,安徽省要求試點鄉鎮政府統籌農民住宅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交通水利基礎設施等建設用地,有序開展農村宅基地、工礦廢棄地以及其他低效閑置建設用地整理,強化增減掛鉤項目管理,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鼓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和農村閑置資產資源,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提升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效益和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在建設用地整理中,要注重保護好傳統村落、傳統建筑等歷史文化元素,不得違規侵占林地。
此外,安徽省還要求試點鄉鎮政府要保留村莊特有民居風貌、自然景觀、鄉土文化,結合當地生態系統整體性和區域自然環境差異性,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要求,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地質災害防治、廢棄礦山治理、污染土壤修復、農村垃圾與水環境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推進鄉村國土綠化,優化調整生態用地布局,提高防御自然災害能力,建設美麗鄉村。(記者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