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打造全國首個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 已集聚區塊鏈企業400家
“鏈上”產業轉型 “鏈上”政務民生
近日,廣州正式獲工信部批復創建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成為全國首個獲批創建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的城市,這標志著廣州在發展區塊鏈產業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作為中國軟件名城,廣州擁有充滿活力的科研氛圍、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強勁的經濟發展動能,具有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產業發展高地的扎實基礎。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智能制造、供應鏈、生物醫藥等領域的融合發展不斷深入,為多個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活力。
在發展區塊鏈產業的道路上,廣州人務實的一面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廣州將區塊鏈作為自主創新突破口,加快“建鏈、上鏈、用鏈”,堅持將區塊鏈產業發展作為服務實體經濟應用場景的重要推手,從金融、物流、政務、知識產權、工業互聯網等方面,不斷增強區塊鏈技術與傳統經濟各個領域的深度融合,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案例聚焦
招投標“上鏈”企業少跑腿
一臺手機搞定政務交易
2020年4月16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誕生一項新紀錄,國內首個采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招標的項目——廣州市第五資源熱力電廠外立面變更設計服務項目在該中心順利完成電子評標。
據了解,以往紙質招投標現場往往人潮涌動,招標書得提前準備好,一旦出現錯誤,競標者就要來回走,效率比較低。而采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招標,應標者可以通過手機端搞定。
在廣州市第五資源熱力電廠外立面變更設計服務招標項目中,6家投標人全部通過“易鏈通”智慧交易平臺完成投標信息登記和電子投標,其中兩家投標人使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研發的“標信通”APP。投標人只需先通過手機掃碼登錄交易系統,登錄后在APP端完成遞交和解密投標文件,辦理和遞交投標電子保函,就可以順利完成投標,真正實現少跑腿。
數安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強介紹,本次廣州政務信息化平臺上“區塊鏈+交易”的首試告捷,可以說成功開啟了政務交易業務指尖辦理的新紀元。此政務交易信息化平臺的構建與成功應用,主要得益于區塊鏈技術與“移動數字證書”的合作,讓投標人實現指尖掃碼簽名簽章,對投標文件進行加解密,讓投標信息安全登記,讓整個電子投標過程安全有效。而根據《合同法》《電子簽名法》《密碼法》等,可靠的電子簽名、電子印章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以說,因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現了不用紙不用筆,一臺手機就能搞定政務交易。
展望未來,基于區塊鏈技術與“移動數字證書”技術提供的可信電子印章解決方案,還將適用于電子合同往來、電子信息發布、電子信息交流。客戶可以在移動端進行實名認證、在線簽署,享受更便捷更高效的文件、合同簽署服務。
搶抓“新基建”機遇
400家區塊鏈企業集聚廣州
據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正實施區塊鏈產業生態構建工程,引導形成“大企業建生態、小企業進生態”協同共進發展格局。早在2017年7月,廣東省內首家區塊鏈行業協會——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正式成立,統籌布局重點建設4大平臺1個基地(即區塊鏈通用開發平臺、區塊鏈雙創平臺、區塊鏈檢測平臺、區塊鏈產業服務平臺和面積10萬平方米的區塊鏈創新基地)。
得益于區塊鏈產業生態構建工程,國內科技型大企業紛紛前來廣州覓商機。如廣州市與京東集團開展深度合作,引入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旗下的國產區塊鏈“至臻鏈”,發揮其自主核心技術優勢,提供促進中小微技術企業發展、優化營商服務環境的平臺技術服務,協同產業鏈上下游打造區塊鏈生態,幫助企業的供應鏈科技升級與產業數字化轉型。廣州還與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區塊鏈行業龍頭接洽,力爭引進培育若干國內領先且具有核心技術的區塊鏈龍頭企業。
引入大企業的同時,廣州還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緊抓數字“新基建”的重大戰略機遇,推動骨干企業加快打造區塊鏈基礎設施資源池,孵化面向交通、衛生健康、食品藥品等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培育一批具有安全穩定區塊鏈產品的行業重點企業。截至2020年5月,廣州已集聚區塊鏈企業約400家,涵蓋金融、政務、民生、制造業等多個領域。在國家網信辦發布的三批共730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名單中,廣州共39家41個案例入選,居全國前列。
目前,廣州培育了廣州區塊鏈國際創新中心、黃埔鏈谷、蟻米區塊鏈眾創空間、區塊鏈未來空間等四大載體,基本形成區塊鏈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區塊鏈底層應用開發及應用服務商產業集群。
基層思考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胡志剛:
推進“一核多區”產業布局
支持有條件的區先行先試
廣州將在區塊鏈創新發展領域繼續前行,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力爭打造成為國內區塊鏈產業集聚區、創新引領區、應用先行區。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安全穩定區塊鏈產品的行業重點企業,覆蓋產業鏈各個環節,逐步形成“基礎底鏈+BaaS平臺+應用開發+行業應用”區塊鏈全產業鏈集群發展格局。
當前,廣州正在推進形成“一核多區”的發展布局。統籌全市區塊鏈產業發展布局,推進黃埔區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鼓勵天河區等軟件實力較強的區域重點發展區塊鏈相關的底層平臺研發創新,引導荔灣、越秀、南沙等區大力拓展區塊鏈在政務、醫療等領域應用場景供給。
同時,廣州還不斷加快提升自主可控的創新能力。密切跟進公有鏈底層平臺開發,構建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底層平臺。實施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圍繞區塊鏈產業重點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支持區塊鏈企業壯大為行業標桿企業;支持區塊鏈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發機構。
此外,廣州正在不斷努力構建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支持有條件的區先行先試,加快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在政務、金融、產業以及教育等領域開放一批區塊鏈應用場景,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商業模式,推出一批區塊鏈規則和標準體系。組織開展區塊鏈行業應用場景示范工程,遴選一批區塊鏈成熟應用并推廣示范。
專家點評
螞蟻金服副總裁、技術實驗室負責人蔣國飛:
解決民生痛點助力實體經濟將是區塊鏈的核心價值所在
區塊鏈商用時代正在加速到來,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區塊鏈加速商業化的基礎。泡沫散盡后的區塊鏈,正在回歸到它最核心的價值:建立信任。其透明可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大大降低了社會信任成本,提升了社會的運轉效率。
區塊鏈的價值絕不在于炒幣,而在解決社會問題,服務于實體經濟。因此,區塊鏈主攻要兩個方向,一是解決民生痛點,二是支持實體經濟。眼下,區塊鏈電子票據、區塊鏈電子發票、區塊鏈電子處方、區塊鏈保險理賠等已經在全國各地城市開始試點。
他舉例說,早在2018年12月10日,廣東省稅務局牽手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螞蟻區塊鏈和其合作伙伴廣州方欣科技,升級了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稅鏈”,實現了從開票到報銷、入賬的全閉環。首張升級版區塊鏈電子發票在廣州黃埔華苑大酒店開出。消費者用支付寶結賬后,可在支付成功頁面直接點擊開票,電子發票會自動同步到支付寶的發票管家,其可與企業ERP、財務軟件對接,實現發票全程同步電子化報銷,報銷款直接打入員工綁定賬戶。由此從開票到報銷到賬僅1分鐘。而在以前,這個流程大約需要半個月。
針對廣州區塊鏈應用的發展和布局,蔣國飛建議要以服務于實體經濟為目標,讓其社會價值最大化。
廣州區塊鏈那些事兒
2017年12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發布全省首個“區塊鏈十條”政策——《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從適用范圍、培育、成長、平臺、應用、技術、金融、活動等多個環節對區塊鏈企業或者機構進行重點政策扶持,旨在打造國內創新能力和集聚程度最高的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
2018年3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式獲批建設首個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這是繼上海張江、南京雨花臺后國內第三家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也是國家工信部首次和唯一明確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
2018年10月,廣州率先推出“政策公信鏈”,被國家工信部評為“2018可信區塊鏈十大案例”之一。此外,多個領域的試點應用加快區塊鏈技術大規模產業落地。
2019年3月,廣州互聯網法院“網通法鏈”智慧信用生態系統正式上線。
2019年10月,廣州印發《廣州市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實施意見(2019-2021年)》,引導行業骨干企業選擇醫療健康、供應鏈管理、產品追溯防偽、網絡協同制造、版權保護和交易、電子證據存證等條件成熟領域開展產業化應用。
2019年12月底,白云區發出全國首批可信教育數字身份(教育卡),融合采用國產密碼、區塊鏈等核心技術,構建“可信教育身份鏈”。
2020年4月,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著力打造“易鏈通”智慧交易平臺,通過嵌入“標信通”App,使用“易鏈簽”“易鏈保”等應用工具,實現業務指尖辦理,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
2020年5月,廣州發布《廣州市推動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2022年)》,引導行業骨干企業選擇醫療健康、供應鏈管理、產品追溯防偽、網絡協同制造、版權保護和交易、電子證據存證等條件成熟領域開展產業化應用。(記者劉幸、繆璟 通訊員穗工信宣)
關鍵詞: 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