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視點》第三期:
作者:Dynatrace大中華區總經理Simon Lee
Dynatrace大中華區總經理Simon Lee
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
今天,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在提數字化轉型,但據統計,數字化轉型的失敗率高達80%。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難以掌握的復雜的軟件和技術,業務和IT彼此孤立,不清晰的KPI,缺乏團隊協作能力,缺乏相關技能等等。于是,如今的企業越來越看中數字化轉型的實效。
正因為此,采用軟件智能平臺來加速數字化進程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不僅因為它能夠縮短修復問題的時間,提高運維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真正為業務帶來價值,實現ROI的增長。
讓數據來說話:小投入,大產出
SAP 客戶體驗(SAP CX)是SAP推出的客戶體驗云解決方案,在云原生的架構之下,SAP CX需要更快速、更敏捷地帶給客戶更好的云服務,然而,云原生環境因其與生俱來的動態性和復雜性而難以觀測和運行。通過使用Dynatrace軟件智能平臺,SAP CX獲得全棧式的可觀測能力,并實現自動化的云運維,從而得到超出預期的回報,讓IT部門平均解決問題的時間最多縮短 60%,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也給了團隊更多實現創新的可能。
不僅是SAP,來自Dynatrace客戶的真實數據顯示,在Dynatrace的幫助下,眾多企業都收獲了實際的業務成效,有些企業收入增長了20%,有些企業因客戶流失帶來的損失減少了65%,有些企業部署創新的速度提高了75%,有些企業的運維時間節省了60%,還有些企業MTTR(平均修復時間)減少了80%。
讓我們來做一個估算。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到GDP的39.8%。平均來看,中國企業數字業務的占比為接近40%。假設一家企業的年營業額為10億元,那么其數字業務的收入約為4億元。按照上述比例計算,使用Dynatrace后,這些企業預計將獲得8000萬元的收益增長,或者通過客戶留存率的提升能夠帶來6500萬元的增長,而上市時間的加速則能夠帶來3500萬元的增長;此外,由于降低系統中斷對業務的影響,可幫助企業減少約5000萬元的損失。考慮到企業在包含Dynatrace之內的數字化投入約為600-800萬元,可以看到,這里的ROI超出了10倍。
讓事實來陳述:獨一無二的AI引領行業
那么,為何Dynatrace能夠為企業帶來如此高的回報?
在基于數據分析的實時洞察背后,是獨一無二的人工智能運維引擎 Davis,這是Dynatrace平臺的核心,也是Dynatrace的智慧大腦,能夠針對性能問題,通過精準的問題根源分析來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答案,Dynatrace一體化的軟件智能平臺為智慧大腦提供了舞臺,將Davis的優勢發揮到最大限度,而依托 OneAgent 技術率先擴大了高度動態化云環境中可觀測性數據的采集,這使得Dynatrace能夠提供無與倫比的可觀測性,讓Dynatrace成為業內唯一能為開發運維全程提供實時的精準解答,從而幫助企業進行業務和技術決策的平臺。
之所以能提供這樣引領行業的智能工具,一方面是Dynatrace通過長達12年的耕耘,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對行業需求的深度洞察,另一方面,Dynatrace在研發上有著持續且大量的投入,特別是在人才方面,正是因為有大量優秀的專業人才,Dynatrace才能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產品。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全社會都在開展數字化轉型的時代,企業如果能明確自身的數字化戰略,并選擇合適的數字化工具,就有機會獲得可觀的業務收益,并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伴隨時代發展的大潮奔涌向前。
作者介紹
Simon Lee
Dynatrace大中華區總經理
Simon Lee先生現任Dynatrace大中華區總經理,負責公司業務在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的戰略規劃、銷售運營及管理工作,他率領Dynatrace大中華團隊實現了出色業績,幫助金融、銀行、保險、汽車行業,政府、商業、零售、制造業、娛樂等眾多行業的大型企業客戶成功加速其數字化轉型進程,推動業務創新。
作為IT領域資深人士,Simon Lee先生擁有超過34年的行業從業經驗,對新技術、行業趨勢發展有著深入洞察與見解。在2019年加入Dynatrace之前,他曾在IBM工作12年,擔任IT架構師和業務流程顧問,在Forcepoint工作14年,負責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并擔任過Woolworths的網絡設計師,以及Mainline公司的CTO和首席顧問。
在過去的34年里,他幫助客戶規劃、設計、部署和管理過許多關鍵IT業務,廣泛覆蓋商業智能、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用戶和實體行為分析(UEBA)和軟件智能、網絡、架構、系統和網絡管理、事務存儲系統、業務流程管理、服務管理、網絡與數據安全、數據傳輸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